第五百九十八章 杨家存亡-《苟出一个盛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李存审入廓州之后,西北的气象为之一变。
    无论是能力还是手腕,李存审都比冯行袭高出不少。
    廓州唐军迅速归心,战力进一步变强。
    李存审招募归化的健壮蕃人,日夜训练,能披甲徒手攀附悬崖峭壁者为锐卒,得精兵三千,号为飞猿都。
    与冯行袭的守势不同,李存审着眼于攻。
    而且他并不认同朝廷的两路夹击之策。
    令出多门,号令不齐,此为兵家之大忌。
    这些年,迟迟没有进展,何尝不是杨崇本出人不出力?
    连廓州、兴海这边的唐军军心都受到了影响。
    长安的使者到达廓州,提醒戒备松州时,李存审心中立刻就有了决断。
    他跟杨师厚一样,都是这乱世绝顶的帅才,只因李存勖的打压才黯然失色,但就算是座冷板凳,也屡次大破契丹。
    败于杨师厚,非战之罪,而是面对大唐倾国之力的碾压,天下大势面前,名将也只能徒呼奈何。
    神剑虽藏于鞘中,锋芒并未衰朽。
    而当它出鞘之时,必一鸣惊人。
    李存审快刀斩乱麻,集合步骑精兵一万人,加上飞猿都,兵出石门山,溯夏河而上,昼伏夜出,兵临松州城下,杨崇本父子却还在考虑回不回长安。
    大唐的旗号在城下亮出,就有宣教使打开城门。
    这些年在杨崇本手段高明,宣教使或被其拉拢,或被其排挤,但总有人不忘使命,只是蛰伏起来。
    如果杨崇本还是以前的杨崇本,为大唐的利益征战,皇城司与宣教使只会是他的助力。
    而从杨崇本暗扶杨彦鲁开始,宣教使就主动站在李保衡身边。
    城中军士望见“大唐西南招讨使杨”的牙旗,没有一个人敢再拿着兵器。
    他们的身份始终是唐军、唐人。
    李存审一面命人灭火,一面维持城中秩序,对于持兵刃者,毫不留情,铁蹄过处,人头滚下。
    “奉诏讨贼,不从者者!”
    这才是真正的快刀斩乱麻。
    城中尚惊疑不定,李存审的骑兵已经直奔府衙。
    “杨崇本、杨彦鲁、李保衡何在?”
    听着外间的呼声,杨崇本、杨彦鲁脸色惧是一变。
    第(1/3)页